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受虫害侵扰少,芽叶细嫩,色翠香幽,味醇形美,是茶中佳品。同时,因为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所以又有“明前茶,贵如金”之说。明前茶、雨前茶是我国长江流域江南茶区按节气对差异阶段春茶的称谓。“明前茶”是清明节前采制的茶叶,“雨前茶”是清明后谷雨前采制的茶叶。明前茶细嫩质量好,雨前茶质量尚好,谷雨后立夏前的茶国家的农历是每隔15天为一节气,大概3月5日左右是“惊蛰”,3月20日左右是“春分”,4月5日左右是“清明”,4月20日左右是“谷雨”,5月5日左右是“立夏”。古老的农业生产一贯来以节气为农事部署的指导。茶叶生产也是一样,早发种类往往在“惊蛰”和“春分”时开始萌芽,“清明”前就可采茶。明前茶因为芽叶细嫩,香气物质和味道物质含量丰富,因而质量十分好。但因为清明前气温普遍较低,发芽数量有限,生长速度较慢,能达到采摘标准的产量很少,物以稀为贵,明前茶就更显珍贵了。古时贡茶求早求珍,于是把春茶划分为“社前茶”、“火前茶”和“雨前茶”三种。社前,是指春社前,古代在立春后的第五个戊日祭祀土神,称之为社日。按干支排列计算,社日普通在“立春”后的41天至50天之间,大概在“春分”季节(3月20日左右),也就是比“清明”早半个月,这种春分季节采制的茶叶愈加细嫩和珍贵。我国唐代每年要求在清明日运至长安的紫笋贡茶,就应该是属“社前茶”了。由于古时交通不便,在湖州长兴采制的顾渚紫笋茶,就是用快马日夜兼程运到长安(今西安),少说也得十天半个月。因而,每年皇宫“清明宴”上所用的紫笋贡茶一定是“春分”季节特早萌芽而采制的茶叶。火前,即明前,由于古人在寒食节有禁火三日的习俗,三日内不生火做饭,故称“寒食”,寒食节是清明节前一天,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到达杭州龙井观看龙井茶采制时,曾作诗《观采茶作歌》,有诗句云“火前嫩、火后老,惟有骑火品很好”,是指“清明”前一日采制的龙井茶质量很好,过早采制太嫩,过迟采制太老。雨前,即谷雨前,即4月5日以后至4月20日左右采制的茶叶称雨前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