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茶叶大家吴觉农、林馥泉、王泽农、张天福等在武夷山办茶场、研究所时则实地调查、科学测定出它“宜茶”的依据,包含地形、生态、土质、温度、雨量、湿度、日照、云雾等要素。此境乃上苍所赐,非人力可为的。大红袍立于其优佳之境,“臻山川精英秀气所钟”,自然“品具岩骨花香之胜”。
古今武夷山人视岩茶如珍宝。古时茶园必用石头垒砌围护,甚至单株之茶也围筑成盆景。每年一定要下挖土、平山、锄草三道工夫,那时没有化肥,只靠填客土、盖绿草以提升地力;有虫时只用山中草药喷洒。现在随着茶园面积加大,产量提升,曾经那些措施是很难行通了。
但茶农在施化肥、喷农药时,大都考究科学,特别是对大红袍等茶园的管理更是慎之又慎。他们加强了意识,不盲目追求产量,所以一年大多只采摘一次,多则二次,以提升青叶的内含物,维护茶树合格生长;科学施肥,以减少化肥、农药残留。可以说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环保、生态、卫生、合格的饮品。
武夷大红袍茶叶,特别是大红袍制作工艺复杂,时间冗长。传统的工艺有倒(也叫晒)、晾、摇、抖、撞、炒、揉、初焙、簸、捡、复火、分筛、归堆、拼配等十多道工序。关键人物青师傅要会“看青做青”、“看天做青”,这是电脑也难认为之的。其工艺被列为首批《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
大红袍成为“国茶”,大红起来,和武夷山人用心善待是分不开的。山人种之选择佳境,管之认真科学,制之工艺独到,泡之考究功夫,品之入定静心。大红袍与其他武夷岩茶一样,例如:水仙,肉桂,“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考究岩韵”。因而,品茶时,要细心、静心、投入。
武夷大红袍茶叶,这位深锁在武夷山中、悄然入于宫廷的“大家闺秀”,长期以来只为贵者所有,知者甚微。随着茶成为“国饮”潮流的掀起,意识的号召,生态保健的要求,市场波涛的动涌,她终于被呼之而出,亮相于主流社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其实业内人士都知晓,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中的较好茶品,古今中外都享有盛名。所有的大部头茶着中都有她的绰约身姿,流传着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载记着内涵丰厚的诗词文赋……据云,那位“一日不可无茶”的清乾隆皇帝,在位时曾受贡到半斤大红袍后,倍加珍重,品后诗兴大起,发出了“就中武夷品优佳,香气清和兼骨鲠”的感叹。“骨鲠”之说,当是悟出“岩韵”的优先人。
同意的《地理标记维护产品》的文本中,认定武夷岩茶产于“独一无二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其实明代学者徐火勃等早就说过:武夷山具“灵秀之气”、“土气宜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