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卤煮前三名必定有这儿"。在"煤市街上"就能闻到"香味","勾"着你往"取灯胡同"里走。汤底"浓浓的","回味悠长";小肠收拾得"洁净","软烂入味",肺头"很新鲜","百吃不厌";火烧和二锅头也是"必需"的,"越吃越美"。尽管店家还是一副"大爷做派",营业时间也只到"19点30分",但食客还是"络绎不绝"。
说起卤煮火烧,老北京一准儿会想到“小肠陈”,殊不知这已有百余年历史、被以为只有穷人才会吃的美味却起源于宫廷。
清宫廷中有一道名为“苏造肉”的菜肴。爱新觉罗·溥杰先生的夫人浩着的《食在宫廷》中介绍,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这九味香料依照春、夏、秋、冬四季的节气差异,用差异的数量配制。这种配制的香料煮成的肉汤,因张东官是苏州人,就称“苏造汤”,其肉就称“苏造肉”了。后来传入民间,参与用面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群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卤煮发售“苏造肉”的小贩凌晨在东华门外设摊,专为进入升平署的官员做早点。民国之后,什刹海一带的饭馆和东安市场的景泉居发售“苏造肉”有知名度。《燕都小食品杂咏》中有“苏造肉”的咏诗一首:“苏造肥鲜饱志馋,火烧汤渍肉来嵌。纵然饕餮人称腻,一脔膏油已满衫。”并注说:“苏造肉者,以长条肥肉,酱汁炖之极烂,其味极厚,并将火烧同煮锅中,买者多以肉嵌火烧内食之。
这样看来“苏造肉”又是怎么演化成卤煮火烧的呢?“小肠陈”的开创人陈兆恩当时就是零售“苏造肉”的。旧社会用五花肉煮制的“苏造肉”价格贵,普通老百姓吃不起,于是他就用价格低劣的猪头肉代替五花肉,同时参与价格更廉价的猪下水煮制。没想到歪打正着,一发不可收拾地创出了传世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