霁月斋是云南昆明的小吃品牌,主营云南特色小吃烧饵块,饵块是用稻米蒸煮后再冲打而成。饵块放在炉上,一两分钟就能吃了,在上面涂上佐料,佐料有甜、咸品尝,可以依据本人喜好点。还可以再加一个油条包裹在饵块了,口感更好。有的地方还可以包裹上豆芽、香菇脚、蔬菜,也很好吃。
霁月斋努力于在差异层面都可以满足艺术品消费者的需要。霁月斋所含绘画题材多样。从文人山水,到花鸟人物。从梅兰竹菊,到世俗题材。 目前该品牌区别分布在昆明市、北京市、白山市、渭南市等地区。
据古籍记录,麦类制作的食品古时约统称为"饼",米类制作的为"饵"。云南水稻栽种历史悠久,民间到了农历岁末,家家户户都要挑选好的大米,洗净浸泡后蒸熟,放在碓中舂细如泥,案板上用蜂蜡抹好,再搓揉为长方、椭圆、扁圆等形态,用作馈赠的食品,称为"饵馈",时间一久,老百姓就把它谐称为饵块了。民国时期,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设的"永顺园",以专卖此品而出。
饵块曾经的名字叫饵馈,但馈字麻烦,且饵块大多做成块状,时间长了,就叫成了饵块。曾经,舂饵块是用手工。现改成机器打,机器一次打五、六十斤米,再用机器揉。
一段历史,叫"大救驾",把饵块和皇帝扯上关系。清军入关,崇祯皇上在煤山上吊自杀。但明朝还没有彻底灭亡,在南方的明宗室再立新帝,成立南明小政权,但地位都不稳。南明皇帝叫朱由榔,在广东肇庆称帝,不久就被清军打得往西跑,跑到云南。清军又占领云南,这朱由榔没方法,跑到缅甸躲了起来。结果顺治皇帝发令,说,你缅甸不把朱由榔送回来,我就打进缅甸。那时的云南王是吴三桂,帮着顺治吆喝。为这事,缅甸还呈现了两派,打了起来,缅甸国王的弟弟来了个政变,把哥哥杀了,将朱由榔献给吴三桂。吴三桂绞死朱由榔,明朝彻底灭亡。话说朱由榔往缅甸跑的时候,路过边境小城腾冲。由于后有追兵,一路连饭都吃不上。在腾冲休息,向老百姓要饭。饿的紧,让人快点做。老百姓就做了一盘炒饵块,朱由榔已经几天没有吃饱了,饥不择食,就下了肚。吃完了,仰天长叹,这可救了我的驾了!由此,腾冲出了一个狼狈皇帝命名的饭食:大救驾,其实就是炒饵块。朱由榔死在一六六二年,到如今,已经曾经近三百五十年。
饵块这是云南土著彝族人的传统吃食。昆明自古是昆明族和叟族的地盘。昆明族和叟族是古羌人的一支,后来演变为黑蛮,被汉人称为夷人,解放后该夷为彝。饵块和别的米制品差异,别的米制品难保存。饵块做成,放在背阴的屋子里,下面垫上松毛,就是马尾松的松针,上面码上饵块,可以久放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