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人教版教材插画的“翻车”事件在各大平台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之间引发了大量的关注和争议,同时也激起了不少民众新一轮的“福尔摩斯”式“排雷”,相关话题更是多日来持续占据话题榜十多个热搜位,从目前的形势来看,热度依然还在,大家都在关注着事件的后续处理……
教材插画中画的儿童很多像唐氏儿:目光呆滞、动作僵硬,有的画突出表现出了儿童的私密部位,有个画面还有袭胸、掀裙子等不雅的情节刻画。此外,教材插画中还有五星红旗的表现错误、多处出现穿星条旗图案衣服的儿童形象。
作为一名儿童美术教育者,就不在这里重复给大家展示那些不忍直视的插画了。(全网到处都有)
这些问题,经过网络发酵后,引发了大众的强烈不满和热议:有人表达了对画风丑陋、不健康的不满;有人表达了对画面内容涉及不健康性暗示、和西方文化入侵的担忧和愤怒。有人表达了对职能部门审查失职的失望。
总之,谁也想不到,这套教材在使用多年后突然以这样的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
教育部(5月28日)晚上作出了回应:责成人民教育出版社立即整改,重新组织专业力量绘制教材插图,确保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使用新教材。具体内容详见以下:
教育部回应教材插图问题
人教社道歉:深感自责和内疚
此外,人民教育出版社通过官方微博发布了《人民教育出版社关于小学数学教材插图问题的整改说明》,详细内容如下:
一时之间,什么样的教材插画更适合展示给孩子这一话题引发众多网友和家长讨论。
插画,一般而言要比简单的文字更具直观的阅读感,尤其是对于年龄偏低的孩子们来说,通过描摹而展现出的真实世界是构建低龄段孩子审美、认知、想象的基础,也是辅助孩子们形成阳光、积极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最有利的工具。
“人教版教材插图”事件,实际上是再一次向人们“呼吁”,美育,不能只是单纯的注重美术技法,更重要的是对人的心灵的养育。
斯玛特最常对家长说的就是:教育有两种,一种是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一种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两者缺一不可。前者是实用性的,可以用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后者是审美性的,不能用功利性的标准来衡量;前者满足了人类实用层面的需求,后者则满足了人类精神层面的需求。
传授知识技能的教育大家很容易理解,但什么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鲁迅先生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化艺术,就是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
就儿童美术教育来说,其使命就是塑造孩子“美的灵魂”,让孩子成为一个“美好的人”。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父母老师是笔墨,画什么就是什么。
但在他们还没有主观分辨意识的前提下,教材就是他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孩子正处在建立审美的关键时期,教材中的插图,是儿童最日常的,最频繁接触到的美育。无疑是在潜移默化地在塑造孩子们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理应慎之又慎。
不要小看插画,其实每个时代,都应该有时代的经典。
比如,中国一代心象写意大师、国彩大师、现代装饰艺术家、公共艺术家、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保彬,就曾经于上世纪60—80年代,潜心为孩子们创作了许多连环画精品等。
这些作品,已成为一代人的记忆。现在来看,依然葆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一切为了孩子!
加盟咨询电话:4000-16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