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到来,餐饮业一直保持的高增长戛然而止。
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餐饮收入46721亿元,同比上年增长9.4%;2020年,全国餐饮行业总营收42800亿元,其中,1-8月份,全国餐饮收入21510亿元,同比下降26.6%;2021年,全国餐饮收入46895亿元,达到疫情前2019年的水平。
曾经10%的高长率在2020年画下休止符,短短三年,已是沧海桑田。
巨变之下
餐饮人半年河东,半年河西
疫情催生巨变,“半年河东,半年河西”的行业更迭在餐饮业真实上演。竞争更猛,节奏更快,更迭周期更短的餐饮业,半年就有可能迎来一次大洗牌。
1、铁打的“自救”,流水的“C位”
自疫情暴发以来,“自救”成为餐饮行业的主题。外卖、新零售、预制菜……谁才是餐饮自救的“C位”?
第一波疫情暴发时,自救“C位”上坐的是“外卖”。2020年,疫情暴发之初,全餐饮业掀起外卖潮。彼时,从不曾做外卖的巴奴开始试水外卖,将“不做外卖”做成门店标语的太二酸菜鱼也做起了“限时”外卖,外卖成为巴奴和太二(们)在疫情封控状下缓解现金压力的重要举措。
与巴奴和太二的短期战略不同,更多的餐企将外卖做成了常态化的业务板块。以郑州为大本营的解家河南菜,在2020年通过外卖的引入重塑门店盈利结构,目前,所有门店的外卖月订单均保持在10万以上。外卖营收比重的提升,成为解家河南菜应对疫情突发情况的重要底气。
外卖之后,是新零售。有“野心”的餐企并不满足于外卖架设的新盈利窗口,新零售迎风而起。无论是餐企特辟的新零售板块,还是以火锅食材为代表的餐饮新零售模式的崛起,一时间,新零售成为各大餐企争相尝试的新业务,新零售一度被称为餐企的“救命稻草”。
如今,正值自救风口上的是预制菜,它可以看作是餐饮对新零售业务的进一步细化与深耕。无论当下存在多少质疑的声音,都不能影响预制菜吸睛又吸金的疯狂表现。以创始人命名的“贾国龙功夫菜”,是西贝斥巨资打造的预制菜副牌,除此之外,牛大骨、番茄牛腩等预制菜在京东、天猫与自有电商平台等渠道上线;喜茶与奈雪的茶开始涉水瓶装饮料,以线下与线上双管齐下的方式快速铺货;眉州东坡旗下的预制菜品牌王家渡已完成A轮融资,欲筹备上市……各大餐饮品牌在预制菜的赛道上跑得热火朝天。
外卖、新零售、预制菜……未来,“C位”上可能还会迎来新人。所谓“C位”,是餐企找到的更适配当下发展环境的战略方向,环境在变,方向自然会变!
2、低谷时期,他们轮番“抄底”
危机,危中有机。疫情,让很多人看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机会,比如“抄底”。
第一股抄底风,起于2020年第一次封控后,大量门店没能熬过长期封控,这让一部分餐饮人看到了“抄底”的可能。当时,抄底抢铺、抄底盘店还曾引来媒体报道。不过,接下来的疫情防控常态化,残酷地告诉当时“抄底”抢铺的餐饮人,彼时的租金与转让费,远不到“抄底价”。
抄底开店渐歇,但餐饮业迎来了更为猛烈的抄底风,这次,风向来自资本。一方面,疫情环境催生餐饮新风口,茶饮咖啡、快餐小吃、火锅零售等多个餐饮品类受到资本关注;另一方面,各大品牌开始加大与资本接触的力度,资本宛如救世主一样降临餐饮业,不断“造神”,持续推动餐饮业的品牌化与连锁化。
3、有人高歌,有人退场,有人高歌着退场
总体来看,当下的餐饮业,快餐、小吃、饮品等轻型餐饮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火锅、酒楼等重型餐饮则遭受重创。
无论是品类之间的地盘争夺战,还是品牌门店间的流量争夺战,大环境下,几多欢喜几多愁。我们看到了陈香贵、马记永等品牌在资本的光环下一路高歌,风头无两;看到了海底捞永久闭店300家,茶颜悦色临时闭店87家;也看到了做预制菜的贾国龙功夫菜上线一年后又转型为现炒……
巨变之下的餐饮行业,有人高歌、有人退场,有人无惧疫情考验,坚持探索、试水,他们共同呈现出残酷,又不缺少希望的餐饮业。
加盟咨询电话:4000-16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