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这一言论,不少新农人和老农人都在问水果这个产业是否还值得投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想举两个二三十年前中国发展的例子。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国的彩电这个行业基本上是外资品牌一统天下。通过15年左右的发展,最后中国的长虹、创维这些企业把外资品牌赶出了中国。
在15到20年前,中国电脑行业基本也是索尼、IBM这些外资品牌一统天下。而现在,除了苹果依旧强势,我们整个国产品牌都有越来越强的竞争力。
正是由于我们过去发展的经验,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水果产业无疑是值得资本的投入和进入的。但这种值得,是否是政府所鼓励的大规模、大面积种植呢?这个问题我比较认同京东创始人刘强东的观点。在这个问题上,我们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由于中国的土地产出、中国的地形地貌,它本来就不太适合大规模、大面积种植,除了像在华北平原几个少数地方。其他的地方的中国农产品种植模式应该更多的走向日本的模式,就是精致农庄模式,而不是大规模种植模式。
我在前面的分享中,多次提到了一个问题。如果中国的农庄种植能够实现精致农庄和大规模种植模式,即一个产出定制化产品,一个传出大规模标准化产品。如果从这两个维度上讲,我认为这两个模式将长期共存。尤其是精致农庄这种模式在中国绝大多数地方会形成主流。
而且我们知道,精致农庄这种模式融合了文化、旅游、住宿、采摘、休闲、观光,这些东西其实是非常符合中国的特色和特点的。中国人多,地形地貌复杂,适合以传统农家乐为核心的这样一种模式。而且这种模式能够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而大规模种植,我们则需要另外一条臂助——品种、品类、技术的创新,让我们的品种能够改良,让我们种植出来的产品的口感、甜度、酸甜比这些指标要逐步优于进口的农产品。
这两条路走下去,才是我们水果这个产业能够看得见曙光的两条路。
我们再回到刘强东的观点上,他不建议政府过度鼓励种植,这个事情对不对?这个显然是对的。我们现在政府鼓励种植,但在品种的遴选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吗?并没有。地方政府并没有做深度的市场调研,这个产品规模种植下去有没有竞争力。
最后回到新农人和老农人都关心的问题上来:水果产业值不值得投入?当然值得投入,并且要往两个方向上投入,一个投入的方向其实要以新农人为核心,促进标准化、规模化种植。另一个方向是要以老农人和新农人融合为核心,就是精致农庄这样一种经营模式。
加盟咨询电话:4000-168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