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售卖现场,商品缺货会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缺货的地方任其空着,直到补货为止,这种方法好处是不会卖丢商品,坏处是一个个空洞让陈列显得残缺不全,毫无美感;
另一个方法是空货的商品用其他商品填补,好处显而易见,显得货架丰满,无空洞,坏处也同样明显,那些卖丢了的商品如果不看后台数据,可能永远找不回来,超市里滞销商品越来越多,畅销单品越来越少,造成严重的库存积压,库存周转率超高。
如果在各种制度建立得不算完善的情况下,如果信息系统不足以实现自动补货的情况下,有一种简单、快捷、利于实施操作的方法可以借鉴。这个方法就是100+补货法:
第一步、找出top100商品
首先,超市经营者需要按小类或细类找出销售前100名的常规单品。常规单品是指非节日性、非季节性常年适销的单品。
如果当前超市已经缺货严重,就不要查询短期的数据,需要把查询的周期拉长,尽可能包含更多的数据源。这仅是一个基础数据,还需要做增删。如果有些畅销单品很早就卖断货了,可能就不会出现在前100名的报表中。
所以,如果是分店,需要向总部要一份系统内的数据,和分店做比较,看看哪些排名较好的单品在分店报表里,并查找原因,如果确实是缺货造成的,就需要增加,同时删除排名最末位的单品。
第二步、探寻本地区的前100名单品
可以通过巡店、问询等方式,把区域的明星单品补充进来。这样就完成了各小类或细类的前100名的基础报表。
然后,再做“+”部分。“+”是指季节性、节日性单品,建库备用。这样做的好处是,提前准备,避免临时慌乱。这个报表也可以随着每年生产商主推单品的不同,临时变化。
第三步、制定评定周期
前100名单品并不是一成不变,至少一个季度更新一次。把处于夕阳期的单品踢除出去,增加新品种。
第四步、按权限划分职责
每天紧盯前100名单品的库存状况。建议把这个职责放在采购部门。采购经理重点看门店或系统内前100名的库存情况;品类采购重点查看分管品类的前100名单品的库存状况。要求每天查看,发现缺货及低库存时,及时跟进补货。
第五步、定期通报
任何工作如果仅有流程,而没有跟进考核最后都慢慢流于形式。所以,应建立考核跟进机制,分清职责,这样才能确保畅销单品不丢失。
这项工作只有长久地坚持下去,才能见到效果。这个方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当然也有不细致、不全面的劣势,但是相对于未建立完善管理规范的超市,这应算是一个立竿见影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