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羊肉是江苏省苏州传统风味小吃。
历史悠久,以其独一无二的烧煮技艺,烹调成各式羊肉菜肴。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
在苏州木渎镇藏书办事处(原藏书镇)特产中,具有盛名的当推“藏书羊肉”。藏书羊肉历史悠久,以其独一无二的烧煮技艺,烹调成各式羊肉菜肴,因其肉香汤鲜、味美可口、营养丰富而深受人类喜爱,是冬令进补佳品,成为传统的苏州地方风味小吃而风靡江南。经过几代人的致力、承继和进步,使其构成品牌,1997年经商标局正式注册为“藏书羊肉”,实现产业化经营。
藏书羊肉以活杀山羊为原料,以白烧羊肉、羊肉汤、羊糕和红烧羊肉为主要种类,运用传统独一无二的烹饪技艺烧煮而成,白烧以汤色乳白,香气浓郁,肉酥而不烂,口感鲜而不腻,常食不厌而出名,又推出“全羊宴”等特色系列莱肴。种类达30余种,分冷盆类、热炒、烧烤类、汤类、点心类等。
早在明、清期间,地处苏州西郊的藏书镇,境内群山绵延,植被丰富,有得天独厚的合适养羊的自然环境,当地就有农民从事养羊、杀羊、烧羊、卖羊肉的行当,普通都以担卖或摊卖为主,直到清末才开始在苏州城里开店经商,俗称“羊作”。据乡志记录,光绪22年,藏书周家场(今兴奋村)的周孝泉曾在苏州醋坊桥畔开设城内一家堂吃的“升美斋”羊肉店。宣统后都亭桥和临顿路两处又开设了“老义兴”和“老协兴”羊肉店。民国之后,藏书的羊肉店逐步多了起来,在道前街、鸭黛桥一带有不少的羊肉店。
“藏书羊肉”始于明清期间,历经数百年长盛不衰,名扬江浙沪等地。每逢秋冬,遍布街头巷尾的大小羊肉店(馆)羊肉飘香,食客络绎不绝。但长期以来,分散于各地的藏书羊肉店主推的不断是羊汤,即便是“大本营”藏书镇上的羊肉店,羊肉烹饪办法也比较简单,主要以传统的红烧和自煮为主。为提高藏书羊肉质量,培育经典菜肴,促成“藏书羊肉”特色化、品牌化、产业化,藏书镇举办“藏书羊肉”美食烹饪大奖赛。
藏书羊肉闻名全在烹调措施独一无二,秘方世代相传,所以羊肉细嫩滑口,羊汤鲜美润热,香气四溢。藏书羊肉选用的是放养爬坡的山羊,很大加工特色是去除了让人掩鼻的腥膻味。烹调时只放盐不加辅料,将一只羊身切成4-6大块,旺火烧开,然后撇去浮沫“出水”,放在清水中清洗(称为“出水”),再清除锅底的沉渣(当地称为“割脚”),然后将羊肉重新入锅再放在原汤内,旺火烧煮3小时以上,其间大、中、小火都要拿捏得当,待肉烂汤浓后即出锅拆骨,装至制造的方形或圆形盆内。当地人用羊肉可以做出4050种菜肴组成的“全羊宴”,红烧、脆皮、爆炒、烧烤,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