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吃、淮南一绝——寿县牛肉汤是苏豫鲁皖沪一带家喻户晓的名小吃,据传源自清宫御膳秘方,融入“以食养身”的现代食补方针创制而成。
特色风味
主辅料均取材当地特产,高营养、高蛋白、高热能、低糖、低脂肪、低胆固醇,汤味醇厚,鲜香爽辣,耐人寻味,具备营养美味,滋补养身的食疗结果。
历史起源
据《汉书》记录,公元前164年,刘安被策封为淮南王,其招贤纳士、著书立说,携门客“八公”撰写了中华名著《淮南子》。
相传,御厨刘道厨艺高超,刘府上下均称其“老刘头”。淮南王于八公山上炼制仙丹,可佳肴送到山上时早已凉而无味。老刘头看到淮南王凉膳充饥,日渐消瘦,不禁冥思苦想,终出一策。老刘头率众家丁杀牛取骨,甄选十余种滋补草药及卤料熬制成醇香味美的汤汁,并备好牛肉、粉丝等配菜与汤汁一同担上山去。因为油覆汤表,久热不散。淮南王尝后赞不绝口,牛肉汤便成刘府秘膳,后流入民间,代代相传。
千百年后《五代十国公元957一960年间赵匡胤兵困南塘》据有关史料记录:当年赵匡胤据兵淮南八公山南塘地,攻打寿春(今安徽寿县),寿春守将刘仁瞻军纪严明,守城如命,虽然赵部顽强作战,仍屡攻不下久之,外无救兵,内无粮草,赵匡胤反被兵困南塘。当年淮南地方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把自家耕牛纷纷宰杀掉,煮成大锅汤,送入赵营,官兵喝后士气大振,一鼓作气攻破寿春城,(公元959年),陈桥兵变,赵匡胤登了龙基,始终忘不了寿县牛肉汤,后来在民间把寿县牛肉汤传为“神汤”,又传为其“救驾汤”。
标准化
为推动“寿县牛肉汤”烹饪技术规范化,由淮南市质监局牵头制订的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已经了淮南市质监、商务、卫生、农委等技术部门组成的委员会的审定。该标准已经出台,已经陆续送达全市的牛肉汤经营者途中,牛肉汤商会正担任对该标准进行宣传普及并进行领域自律监视。淮南市质监局相干人士介绍:该标准对牛肉汤制作过程中的人员、卫生、制作工艺、品质、检测规则等行业都进行了规范,特别规定牛肉、牛骨等主料必需取自淮南、六安等局部地区饲养2到3年的大别山种群黄牛,粉丝、豆饼、千张、香菜等辅料必需契合品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