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诗人梅尧臣写过一首诗,题曰《田家》,其中写道:“灯前饭何有?白薤露中肥”。
诗人如此质朴的句子应该来自一次郊游或者踏青。返回的路上,累了,也饿了,想吃点东西,遂在途经的一个小小村落里寻进一户人家,一盏灯下,还真有白薤可食。喜悦之余,遂赋此诗以记之。
而这种旅人途中享受的可食之物,在临夏一带也有,它就是羊肉面片。羊肉面片,是享誉陇上的饮食。它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由解放前留传下来的临夏有名的“炒面片”演化而来的。这种烹饪技法较早源于传承人先辈,在临夏洮河沿边开了一家小店,商号为河沿面片。
说到这,不得不说一下七里河区马俊河沿手抓餐厅,这是一家远近出名的清真餐厅,被兰州市清真食品管理办公室认定为清真无酒餐厅,20世纪70年代马俊父辈在临夏州洮河沿一带开设清真餐厅,主营手抓和羊肉面片,并在当地享有必定的名誉,为了让如此美味的食物被越来越多人口味到。2003年马俊及家人来到兰州,在七里河硷沟沿设立马河沿面片餐厅,后更名为七里河区马俊河沿手抓餐厅,马俊在传承父辈制作工艺的基础上,联合兰州地区消费者的饮食习惯,推出马俊河沿手抓和河沿面片品牌产品。
在手抓和羊肉面片的制作中,马俊严格遵守传统制作手法,始终坚持质量立业的方针。手抓精选临夏地区高质量羊肉,采纳自有工艺,严格遵守传统工艺制作而成,肉质鲜嫩、肥而不腻。河沿面片为纯手工制作,精选临夏州积石山县初榨菜籽油,一个面球一碗饭,面片具备面片大、筋度大、面片薄的特征;所用的肉都是肥瘦适中的羯羊肉,每碗肉量标准为二两,所用之汤必需是传统工艺熬制的羊肉汤,饭中肉、葱、粉条、汤等与面片各占一半。传承了洮河一带制作羊肉面片原汁原味的质量特征。
因其手抓和河沿面片独一无二的制作工艺和风味,为广大大众和过往旅客所喜欢,百吃不厌。有的人吃过一次后,还不按期从兰州等地专程驱车来一饱口福。马俊河沿手抓和河沿面片的知名度与日俱增,已进入陇原名吃之列。河沿面片久负盛名,主要得益于其独一无二的风味,这种"面片子"柔滑劲道,汤油而不肥,肥而不腻,滋味醇厚,原汁原味,却又鲜美无比。
看到这里,还在等什么呢?心动不如行动,赶紧去尝尝这鲜美无比、原汁原味的陇原名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