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园包子是湖南长沙地区的传统小吃之一。选料精细,糖陷香甜爽口,肉陷则选用猪前夹缝肉或好瘦肉,拌以香菇、笋干、葱姜、冻油等调料,油而不腻。德园的掌案师傅历来都是技术高超的教师傅,老面发酵,绝不添加应用"泡打粉",所制包点皮薄馅大、面香浓郁、颜色白皙、质地松软、面呈海绵状富裕回弹性,口感特有嚼劲。德园以外形4个小孔的"四眼大包"为代表特色,德园包点中的"银丝卷"亦是湘点中的代表之作。
提到包子,长沙人必称"德园"。德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初为一谭姓业主(谭盛德)在八角亭附近开的一家夫妻店,取《左传》中"有德则乐,乐则能久"之意,名之"德园"。民国初年,几位失业官厨集资入伙,盘下几经易手却无建树的德园,迁店于黄兴路樊西巷口,以官府菜、点招徕食客。因菜肴制作总有海味鲜货等上乘余料留下,为免浪费,故将其剁碎,拌人包点馅芯,谁知这竞使他们的包点风味异人,倍受垂青。从此,德园包子大振名声,遂有"出笼热喷喷,白色皮喧松,玫瑰甜香美,香菇爽鲜嫩"的民谣之赞。长沙"文夕"大火后,原班局部师傅重新集资,再度建店,取名德园茶馆,继续经营饭菜、包点,并逐渐构成驰名长沙的"八大名包"。"八大名包"为:玫瑰白糖包、冬菇鲜肉包、白糖盐菜包、水晶白糖包、麻茸包、金钩鲜肉包、瑶柱鲜肉包、叉烧包。长沙解放后,德园茶馆获得了重生,曾荟萃一批烹任名师和白案高手,使德园的美食构成五大系列,300个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