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轴画,是一种在纸和绢上画成的艺术作品。国家画进步风格演化从战国开始到清朝鸦片战争之前(公元前221——公元1840年),已经有2000年的时间,历史相当悠久,绘画风格也经历了多次的变革。战国期间(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楚国帛画《人物御龙图》和《龙凤仕女图》,用笔灵活,人物形象生动,尽管不能叫作卷轴画,但可以感遭到当时的绘画能力。随后出土的汉代长沙马王堆的帛画和导引图,造型优美,可以想象当时绘画达到很高的艺术能力。
国家古代绘画具备悠久的历史和独一无二的风格,经过几千年来一直演化、提升,构成了浓厚民族风格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如今流传下来的卷轴画已经不多,后人只有从这些可贵的作品中,来回味感受传统文明。
在国家绘画史上,魏晋南北朝(公元420——公元581年)是绘画史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期间。当时全国长期战乱,南北对立,使当时的学术思想十分活跃,并促成了艺术的进步。这一期间的石窟壁画、墓室壁画、石刻、砖刻和漆画等艺术都已具有很高的能力,呈现了诸多的专业画家、书法家。在这一期间,绘画上被称作画祖的顾恺之和他的卷轴画有代表性。顾恺之在绘画理论方面也很有能力,他留下来的文字作品有《论画》、《画云台山记》等。他提出的“传神论”成为国家绘画的根本理论之一。依据记录,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有七十多件,他画过历史故事、神佛、人物、飞禽走兽、山水等。可惜,如今能看到的只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仁智图》三幅卷轴画复制品了,它们是迄今国家发现较早的卷轴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