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妈羊汤制造自有工艺始创于清朝嘉庆年间,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据史记记录,元世祖忽必烈由晋地入中原,途径曲沃县时,其母庄圣太后染疾,曲沃名医许国桢为其看诊痊愈,后成为忽必烈之母的宠信御医。许母韩氏善主厨,随其子侍奉庄圣太后。韩氏见蒙古人吃羊肉,弃下水甚感可惜,即将羊下水拾回洗净、煮熟、配以大蒜、辣椒及其他佐料吃,其味甚美。太后口味后,赞誉不止,即赐名“羊杂酪”。从此逐步流传,成为民间风味小吃。羊杂割在山西差异地区叫法差异,吃法亦差异,有曲沃、太原、大同为代表的南、中、北三路做法。
大妈羊汤一直改进在熬制办法的基础上,吸取各路做法之精髓,经多年悉心研制而成,其特点为原汁原汤、汤色乳白、肉质鲜嫩、其味醇香。据《本草纲目》记录:羊肉,性温味甘、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身;可治畏寒怕热;补元阳,宜气血;对传统中医有『人参补气,羊肉补形』之论。
神池县地处晋西北高原丘陵地带,县城境内平均海拔1400余米,气候寒冷,合适耐寒水平强的绵羊生长发育,当地百姓早在三四千年前就开始选择水草丰茂的沿河沿地带牧羊,养羊历史悠久,地域与蒙陕接壤,有着和蒙古族牧羊民一样的牧羊传统。当地百姓牧羊的这种绵羊是神池特有的种类,具备体型大、生长快、繁殖力强、产羔多、肉质细嫩等特点。常年以谷物玉米、土豆渣和百草为食,不吃饲料,且远离城市污染。故其肉质纤细、色泽红润、鲜嫩适口、滋味纯正、久食不腻、高蛋白、低脂肪、含磷脂多,胆固醇含量少,长期食用可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能收到进补和防寒的双重效果,是冬季防寒温补的美味之一。